时间:2023-04-05 13:50:05 | 浏览:424
现在的游戏越做越大,更新“烈焰风暴”模式后的《战地5》就准备破60G大关了,并且随着广电总局加大推进4K播放的力度与家电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人在家看电影都会偏向于选择更清晰的4K片源。但一部两个钟左右的“真4K”电影动辄就要40G左右的大小,再加上各种零零碎碎的学习资料,这时候家家户户曾经标配过的1T机械盘容量就已经有点捉襟见底了。
虽然现在SSD价格像跳水一样掉的非常凶,但是HDD相对于SSD,大容量HDD以其超高的容量性价比依然作为仓库盘首选。不过,这样的“高性价比”却在SMR技术出现后仿佛变得“索然无味”,且听我慢慢道来。
SMR叠瓦式记录技术:HDD寿命杀手
叠瓦式记录技术,英文Shingled Magneting Recording,即SMR。在SMR硬盘出现之前,硬盘记录技术普遍为PMR。这样说吧,硬盘盘片上是一圈圈的磁轨,而磁头擦除的面积是固定的,这就限定了磁轨密度不能太高,太密了,磁头可能一个不小心同时擦掉几条磁轨的数据。
所以在SMR技术没出来的时候,要在相同的磁轨密度下增大硬盘容量,就只能增加盘片面积,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加盘片。
而在SMR技术诞生后,增加硬盘容量的手段就从增加盘片面积变成了缩小磁轨密度,大概就像砖瓦房顶是一片片瓦叠着那样,同样的盘片面积下,使用SMR技术的硬盘能存储更多的资料。这样看,硬盘可以做得越来越大了,成本还低了,不是件好事吗?
如果你的硬盘是干干净净,刚买回来的一块空盘,那SMR也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但如果你已经往里面写入了较大量数据,且你需要继续往里面写入数据,那你就要加倍小心了。
因为SMR技术的特性,在有数据的轨道上继续往附近区域擦写数据时,会直接将已有数据重写。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这片区域多次的擦写带来的掉速。这种掉速就相当于SSD的MLC颗粒与TLC颗粒,如果把PMR技术比作MLC固态,SMR就等于开了SLC模拟的TLC固态。
以及,如果在写入数据时意外断电,本来硬盘上保存好的数据在写入其他数据时被一起重新写入而导致数据丢失。
导致数据丢失的原因,是因为SMR的大范围擦写特性使硬盘并不能很好应付这个反复重写的过程,所以一般厂商都会加入大缓存来缓解读写压力。
但众所周知,缓存其实是RAM,RAM断电后内部数据会完全清空。那么在写入数据这个过程,你硬盘上本来保存的数据跟着新写入的数据一起同时转存至缓存暂时保存着,这时候一断电,新数据与旧数据就一起消失了,拷个文件进去还丢硬盘里面的东西,你说冤不冤枉。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SMR也有它的特长。提高了单碟容量,使得整个盘的容量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减少了磁头与盘片的故障率。引入了充氦技术,功耗降低,发热量也随之降低,大容量的HDD价格也不会特别贵了。
起初,SMR硬盘的出发点是好的:在2015年,某知名硬盘厂商为了让HDD的容量上限突破6TB,率先推出了使用SMR技术的8TB硬盘。随后技术越来越成熟,硬盘容量也突破了个位数。
但奇怪的是,本该用来扩大硬盘容量上限的技术,却陆续被厂商用在了某些1T与2T盘上,尽管价格相比起以前更具吸引力。这样的后果就是采用了SMR技术的小容量硬盘没有明确标明使用了SMR还是PMR,而被消费者当成普通PMR硬盘使用,大量的文件擦写操作让硬盘速度越来越慢,最终读写速度慢的跟USB 2.0 U盘一样。
不是说SMR没用,但起码你要标注上
一般电脑用户的日常使用情景,通常伴随着零零碎碎的数据反复读写,如果在PMR硬盘上那还没什么大问题,毕竟不会重写其他数据。而如果是SMR硬盘上经常执行这种小数据读写操作,那对数据的影响分分钟是毁灭性的。
超大陆自己也是SMR硬盘的受害者,之前自己蠢,随便买了个2T盘就以为高枕无忧,结果用了一年多发现在看硬盘里的电影动漫(蓝光资源),还有玩各种单机游戏,相比起以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读写缓慢,随后上网搜了一下这块盘的型号才发现中招。
我不是说要反对SMR,也不是要吹捧PMR,因为两种技术各有优势,对标使用人群也不同。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机械硬盘厂商不在硬盘的任何一个位置标明技术。不说CMR、HAMR和MAMR这些,就说现在处于水深火热的SMR与PMR:
1、我拿硬盘放电影放学习资料,放着就不动它了,买SMR硬盘没问题,它的性能对我没什么影响,容量大还便宜,做仓库盘一流。
2、我挂BT,装NAS,下载东西经常拖来拖去,买PMR既有大容量又有速度。
两种使用人群,按理说不冲突,PMR与SMR各得其所。但在没有标注的情况下,消费者想知道买到手的硬盘用的是什么技术就只能靠猜。
现在固态硬盘越来越便宜,500元买到1T的固态盘不是难事,机械硬盘也逐渐走出了大家的视线,但淡忘并不代表就没有需求,超大容量HDD在目前还是有比较大的需求,我们也不可能掏个一万几千的买个8T10几T的固态去组NAS挂BT,除非真的有钱。消费者应该对这类参数有个明确的知情权,而不是一头雾水去一个个踩雷。
(CP)
硬盘是电脑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存储的数据更是无价之宝,作为存储设备,硬盘的读写速度、容量、稳定性是用户在购买产品时最为关注的几大要素。在读写速度方面,虽然传统的HDD机械硬盘比起SSD固态硬盘没有任何的优势,但作为主机的“仓库盘”的地位,机械
对于电子产品,可能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都是更新速度快,越等越便宜,特别是手机、电脑上的东西。可是,在电脑上,普通民用领域的机械硬盘在近几年内几乎没有进步,同样的价格也维持了好几年,甚至还经常涨价。加之固态硬盘在价格上已经越来越低,某品牌 500
现在固态硬盘降价,很多电脑上都配备了固态硬盘。虽然固态硬盘价格降下来了,但是对比动辄1T(1000GB)容量起步的机械硬盘来说价格还是偏贵。虽然说目前固态硬盘(SSD)取代机械硬盘(HDD)的声音越来越多,但在存储容量以及价格上的客观优势,
这几天在老家休息,快要上大学的小侄子前来串门,再聊了聊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恼后,他冷不丁的问了一个在笔者看来,本就如此却又值得深思的硬件问题,“同样是硬盘,同样是存东西,固态硬盘为啥还比机械硬盘贵那么多?”的确,一直在硬盘打交道的笔者,从来没
硬盘是电脑用来存储资料的硬件,虽然不是像CPU那样的精尖技术产品,但是是DIY装机中不能或缺的硬件之一。以前硬盘只有机械硬盘一种,而如今不仅有了固态硬盘,甚至还有混合硬盘。那么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和混合硬盘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缺点呢?机械硬盘
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便宜啦!你家里的电脑是什么硬盘?硬盘部分是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1.机械硬盘2.固态硬盘。过去这些年机械硬盘一直是比固态硬盘便宜很多,不太可能固态有一天能代替机械。而且海外的硬盘厂商今天就发洪水,但是随着这两年国内的硬盘厂
现在的电脑,要是没有一块SSD,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别说3000的上网本,就连1000元的笔记本,都能给你安排一块SSD。但如果只看SSD,那你可就输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机械硬盘有很多你没有注意到的优势。首先就是便宜量足。目前固态硬盘
1980年,乔布斯向自己从事卫生医疗和慈善事业的好哥们儿拉里捐赠了一台电脑,并附赠一款正版制表软件和一块外置硬盘。面对情同兄弟的拉里,乔布斯夸耀自己的产品:“它拥有5MB存储空间,你永远也用不完。”乔布斯可能没有想到,今天我们购买电脑,基本
10月27日,传统存储大厂希捷发布了2023财年第一季第财报,总收入为20.53亿美元,较上财年同期减少10.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下滑13.5%。据悉,希捷已启动3000人裁员计划,预计占全球总员工8%。(图片来自:希捷官网)目前来说,全球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Karl说数创作立场声明:本文篇幅不短,本文所述的两个网站内容也很多,还请大家善用目录跳转、搜索功能和“CTRL+F”快捷键。前言机械硬盘(简称HDD)相对于固态硬盘(简称SSD)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盘作为计算机内部储存设备的一种,也在不断的发展和优化。如今市场上的硬盘主要分为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两种。机械硬盘,是一种传统的硬盘形式,采用的是机械式运作方式。机械硬盘通过磁头读写数据,将数据存储在盘片上。机械硬盘
其实这是很早之前买的 8T 硬盘,已经使用了有三年,似乎还能再用个好几年。在各种消费级硬盘使用 SMR 的时候,在 NAS 硬盘大行其道的时候,企业级硬盘是那么低调,从未被 SMR 侵蚀。我是很建议个人使用企业盘的,主要原因还是性能好、性价
大家好,本期将为你们带来关于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方面的解读!废话少说,开门见山!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的硬盘无非就是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机械硬盘,什么是固态硬盘?机械硬盘:传统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下,硬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不仅体现在容量上,同样体现在读写速度方面!在同时考虑到经济和效率等各方面因素时,追求容量我们会选择机械硬盘,而追求速度,我们常选择固态硬盘,众所周知,固态硬盘的价格比机械硬
机械硬盘想要提升容量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增加碟片的数量,另一种则是增加碟片的容量(密度)。目前,机械硬盘单碟片的最大容量在2.2TB,像很多20TB硬盘就是堆叠了9张2.2TB碟片实现的。日前,昭和电工、TDK和东芝硬盘联手开发出基于MAS-